在中國,主要的垃圾處理還是以傳統的粗放式的焚燒和掩埋為主的處理方式,由于垃圾分類不細致甚至不分類,這種混合垃圾含水量很高,傳統處理方式會產生比較多的副作用,混合濕垃圾及垃圾滲濾液對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二次污染。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有望成為打破“垃圾圍城”瓶頸的新突破口。干式厭氧發酵技術可采用靈活多樣的發酵基質,在處理餐廚垃圾,廚余垃圾,綠色垃圾,生物垃圾,城市固廢碎片,能源作物,糞肥,雜草,秸稈,污泥的各種垃圾廢水領域都可以廣泛使用,這種技術,以其節能減排,最大的限度的回收利用資源的優勢,廣泛的應用于垃圾處理的各個領域。
干式發酵是指以固體有機廢物(其總固體濃度TS達到20%~30%為原料,沒有或幾乎沒有自由流動水的條件下進行的沼氣發酵的一種工藝,是一種新生的廢物循環利用的方法。與濕式厭氧發酵技術相比,干式發酵具有很多明顯的優勢:
(1)提高了容積產氣率。干發酵TS通常在15%以上,含水量較少,使得有機質濃度也較高,從而提高了容積產氣率。
(2)節約用水。
(3)后處理容易。幾乎沒有廢水的排放,且發酵后的剩余物中只有沼渣,可直接作為有機肥利用;產生的沼氣中含硫量低,無需脫硫,可以直接利用。
(4)運行費用低,過程穩定。
干發酵工藝不會存在如濕法發酵中出現的浮渣、沉淀等問題。干式厭氧發酵受到國內外廣大研究者的關注,使其在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和農林殘余物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重視。